您好,欢迎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服务育人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园地

 

高血压病的常见误区

 

2020年09月11日 产业处校医院 点击:[]

   误区一:血压降至正常就可以停药了。

 

  中、重度高血压停药后,血压早早晚晚一定会回到原来较高的水平。终身服药,长期的平稳而有效的降压,才是最好的选择。

   

  误区二:得了高血压应该有感觉,有症状。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原发性高血压,很少有症状或体征。正常人群最好每年测量一次血压。

   

  误区三:没有感觉不吃药。

   

  血压的高低,人体自身无法感知。高血压对人体血管的损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误区四:单纯依赖药物,忽视生活调节。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体对药物的依从性变差。不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高血压,消除不良生活习惯,血压往往都会有所下降。

   

  误区五:高血压就是老年病,到了岁数都要得。

   

  虽然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非常高,但是绝不是老年人都要得的疾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消除能够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防患未然。

   

  误区六:依照别人的经验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本身病因非常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高血压治疗讲究高度个体化的原则,任何两个人都不会完全一样。

   

  误区七:服药后出现不适就停药。

   

  由于长期习惯了高血压,当血压降低时反而出现不适。求助专业医生,平稳降压。

   

  误区八:血压控制不到位,只知吃药,不问效果。

   

  一种降压药或是一种治疗方式并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处在理想水平。血压必须降到正常范围,长期监测,才是最好的选择。

   

  误区九:短效降压药吃两次,不是和长效降压药一样吗?

   

  短效降压药造成的血压波动,对于血管的损害甚至要比完全不吃降压药还要严重。即使用短效的,也要和长效的联合,单用短效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理想。

   

  误区十:吃药不规律,不按时吃药。

   

  不按时吃药,就会导致血压的异常波动,甚至会出现吃了还不如不吃的结果。

   

  误区十一:一看西药的说明书就害怕,降压只选中药。

   

  说明书上的“禁忌症,副作用”是给医生看的,应该遵医嘱服药。中药多为复方,建议可以与长效降压药联合使用。

   

  误区十二: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药物。

   

  长年的高血压病应该缓慢、平稳的降压。不能一味追求降压速度而不重视血压波动过大所带来的危险。

   

  误区十三:降压可以不吃药。

   

  各种偏方,食疗,降压器械效果不肯定,可能导致血压的异常波动。

   

  误区十四:我要吃最好的降压药,告诉我叫什么名?

   

  强调首选某种药物进行降压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五种降压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适应证,须由专科医生指导。

   

  误区十五:认为血压忽高忽低是神经性高血压,是小毛病。

   

  神经性高血压要密切监测,改善生活方式。血压波动较大的,建议用药治疗。

   

  误区十六:年龄大了,血压可以高一些。

   

50岁以上,年龄每增长10岁,血压可增加10mmHg的理论已经推翻。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对于老年人同样是必要的。

   

  误区十七:不重视血压的监测和记录。

   

  服药后经常监测,才能确保有效降压。要自备血压计,定期量血压,保证血压长期稳定。

上一条:如何消除女性更年期症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