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服务育人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后勤新闻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后勤管理处党支部召开学习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思想交流分享会

 

2020年09月01日 徐福水 点击:[]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法治频道和学习强国黑龙江平台播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专题片“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建新功”/群星闪耀黑土地之《人生无驿站》后,在后勤管理处全体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

 

 

按照学校党委和直属机关党委的工作部署,为深入学习张志君教授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有为的奋斗姿态投入到学校后勤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中去,531日上午,后勤管理处党支部在腾讯会议线上组织召开了学习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思想交流分享会。后勤管理处领导班子成员、副科级以上干部和支部6个党小组全体党员参加会议,分享会由党支部书记、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徐福水主持。

 

会上,大家分别发言,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杨宝君说:呕心沥血乌丝换白发,初心不改丹心照岁华,“永远跟党走”是这位耄耋老人的永恒信仰,“为党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一辈子”是这位九旬老者的毕生追求。

 

 

不断思考的是这样三个问题:先生之所以坚守,是先生不忘初心,根在师大,从来没有迷失自我;之所以快乐,是先生做了有意义的事情,有一群追随者,有人分享他的人生信条和教育理念;之所以长寿,是先生心里清亮,不受世俗的纷扰,自然豁达通透。

 

和先生相比起来,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我为学校做出的贡献程度、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不及先生万分之一;先生树立的是一座丰碑,高山仰止。

 

先生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传的是知识,教授的是文化,解答的是疑惑。

 

我想后勤人,传的是服务、授的是保障,解的是困难。一是要扎扎实实立足岗位,心无旁鹭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先生精神的最好体现;二是和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以坚决的执行力,践行先生一生耕耘杏坛的精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三是永葆一颗年轻的心态,和先生相比,我们都是年轻人,因为,后勤人永远是年轻!

 

李柏田说:我已经不止一次学习张老的事迹,每一次学习心灵都受到一次强烈震撼。张老已经成为哈师大的骄傲,也是我们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成为外界和社会了解我们哈师大一个重要的入口和切入点。

 

这种震撼来自哪里呢?我总结为三个一,一次选择,一种坚定,一生情怀。

 

一次选择:选择从东北师大到哈师大,这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也不是一般常人能做到的。29岁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执教于东北师大,这是多么高的起点和平台。当时的东北师大可以说是沃野千里,哈师大相比较来说是一片荒芜。张老没有考虑个人得失,果断决定到哈师大,这是张老人生重要的一次抉择,也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抉择。用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情怀来诠释,就叫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种坚定:就是对自己信仰的坚定。1956年入党后,就坚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无论自己处于顺境或逆境,无论我们党处于顺境或逆境,无论我们国家处于顺境或逆境,自己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实现伟大复兴。这种坚定用郑板桥的诗来诠释比较恰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生情怀:一个是对哈师大不变的情怀,凭张老的德能勤绩,我想全国很多高校都求之不得,个人发展前景和物质生活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但张老始终对哈师大一往情深,始终能够融入哈师大的发展建设,这种不变的情怀非常令人感动。一个就是对教书育人的情怀,张老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开启心智。坚持21年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实践。这种对教书育人乐此不疲的情怀非常让人敬佩。用一句诗来诠释这种情怀非常恰如其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为一名后勤人应该始终以张老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强校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曹光德说:通过对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学习,使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和洗礼,张教授那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哈师大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深情引领,对思政课的执着和坚守,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做一件事,张教授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几十年的执着和坚守,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境界。

 

张教授独到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大学精神的深刻解读,深深的触动了我。张教授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他用自身坚强意志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感染着他的每一名学生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条件如何艰苦,道路如何坎坷,他都坚定信仰,心无杂念,砥砺前行,始终是师大精神的引领者和“德高为师,身正学范”的践行者。

 

作为后勤服务战线上的一员,我一定要认真向张志君教授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张教授的这种“坚守、奉献、大爱”精神,全心全意为哈师大师生员工服务,争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赵奎说:观看学习张志君老师的事迹,感觉他身上无论是对学识的专研,还是对信念的执着,乃至于对生命和幸福的感悟和理解,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为此,我觉得有三个方面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坚守和努力:

 

一是有恒。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面一如始终,不仅仅是自己的追求,更把她当做一生的事业来奋斗,来贯穿和宣讲自己的整个人生。信仰有恒、宣讲有道。

 

二是有新。张老师坚持学习,时时新日日新,不断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紧跟时代脉搏,不拘泥于法古,既做坚定的信仰者,又做新思想新理念的传道者。

 

三是有情。信仰的情怀,事业的情怀,师大的情怀贯穿了张老师的整个人生。课堂内外、社会团体、家居友林,无不是其情怀的平台和聚集地。

 

正因为这种有恒、有新、有情的人生,形成了张老师的幸福人生,也是自身对幸福最好诠释。

 

王瑛琦说:张志君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诠释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豪迈壮举。他深刻诠释了一名老党员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对学生的热爱和严格要求,他对马列主义坚定的信仰与追求,都激励着我们要爱岗敬业不断奋斗,他砥砺前行的高昂斗志,鼓舞着我们,榜样就在身边,作为哈师大人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在日常中耳濡沫染他的为人,无数身边的人受到他身体力行的感染,真是受益匪浅,作为哈师大人更要学习张教授“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建新功”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学习他对师大、对学生、对党的信念的情怀和执念在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倾情投入到建设哈师大,建设现代化新龙江的伟大实践中。

 

我要以张志君教授为榜样,学习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虽然现在不在教学岗位上了,但是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精神饱满地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发挥一名高校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孟宪光说:通过学习张志君教授的事迹,被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93岁高龄依然坚持严谨的志学态度和永不停歇的求知精神而打动,是对我思想认识的一次洗礼和提升。同时,我作为一名哈师大人,为身边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坚守者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我要铭记并践行张教授的话:

 

入党就要做先锋模范。在日常工作中要争做表率,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不同于普通群众。先锋模范更要表现在党最需要的关键时刻,要做到挺在前,敢担当,做表率。

 

讲理论要脱落实际就是空谈,不了解实际,思想就跟不上形势,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后勤工作也是一样,既要学理论,让理论把握我们前进的方向,使我们不跑偏、不走歪;又要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把不懂的弄通、把弄通的学精,做行家里手,不做作局外人、门外汉。

 

张教授以百年的人生经历,执着的人生追求,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人生信仰的力量。我将以张志君教授为榜样,誓言犹在、初心不改,让思想与灵魂同步,做有责任、敢担当、能作为的新时代后勤人。

 

王群说:学习张教授把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实践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处在人生的何种阶段,无论遇到何种挫折困难,他都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真挚的信仰之情;他始终如一勤恳敬业三尺讲台,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期间,讲台上厚厚的讲义,黑板上满满的板书,讲授中的旁征博引与娓娓道来,都彰显了一个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风采;他始终如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执着,值得我们学习。由他开创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成为立德树人的品牌工程;张先生始终如一的健康快乐、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不怨天、不尤人,一辈子坚持锻炼身体,一辈子助人为乐,一辈子默默奉献,很好地诠释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思政课教师的真谛。耕耘、立德树人、全心投入、永当先锋。

 

作为一名高校后勤工作者,我一定要向张志君教授一样,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服好务,继承张教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抗疫的决胜阶段,我一定以张教授为榜样,克服困难与挫折,扛起责任,经受考验,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贡献量。

 

刘铁强说:通过学习,深受教育,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拥有这样优秀的教育专家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是师大的建设者感到自豪。我决心向张志君教授学习:学习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守初心,勇于奉献;学习他理论结合实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学习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抗疫的决胜阶段,我一定以张教授为榜样,克服困难与挫折,扛起责任,经受考验,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迎来抗疫胜利的美好时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

 

樊家樑说:通过学习张志君教授事迹,使我懂得作为一名党员要有理想信念和坚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党和人民忠诚,听党的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哈师大师生做好后勤工作。

 

唐晓东说:张志君教授将一辈子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奉献给了哈师大。他知行合一,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在校园中播撒思想的种子。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优秀的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诠释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豪迈壮举。

 

93高龄的张志君教授,以一生的行动向我们展示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的信仰,他深刻诠释了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作为一名党员,哈师大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学习张教授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师大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秀英说:是什么让一个九旬老人在这样的年纪依然能坚持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当我学习观看张志君教授《人生无驿站》专题片,聆听了张老的教诲以后,我想我找到了答案——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张志君教授永远跟着党走,为党在高校从事思政教学事业一辈子。在党的考验中,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付出了无数心血与汗水。育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赤诚忠魂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之锚。张志君教授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党和国家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以张志君教授为榜样,努力完善自己,铭记他对我们的敦敦教导,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为党和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于宏元说:二十世纪中叶,张志君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边疆,一干就是60年。他见证了哈师大这座学校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并走向繁荣富强的沧桑巨变,为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实践付出了毕生心血。如今93岁高龄的张志君教授仍然坚持义务讲座,继续发光发热,仅这一点,足以让我汗颜。

 

影片不长,十几分钟。但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我看到了张志君教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看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理想和信念;看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我们的国家正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哈师大教职员工的一份子,我要以张志君教授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员工服好务。在眼前这场疫情大考验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哈师大的发展和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吕景煜说:张志君教授感人至深的事迹,令我感受颇多。93岁高龄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而是依然在发光发热,他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精湛的学术,践行着一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一名高校教师最朴素最真挚的爱国敬业情感、崇高的职业精神、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

 

张教授的事迹感动着我的同时,把学习张教授的事迹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我督促自己充满干劲儿的制胜法宝。自从我十九岁踏入师大的大门,便对这个给予我温暖,给予我友情,给予我陪伴,给予我知识,给予我良师,给予我目标,给予我梦想的沃土有着深深的感情。在这里从学习到工作,平凡的我见证着师大的不平凡,也一直怀揣梦想参与着他的不平凡。工作中的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初心与责任,爱岗敬业、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忠诚忘我,对工作永远充满激情,保持用彭拜的心去做事。不断提高自己,加强学习,夯实业务能力,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期待师大更美好的明天!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我相信,你不负韶华,韶华自不负你!

 

陈昌说:学习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 被张老先生感动,他始终如一坚守共产主义信念,无论面对什么时代,无论人生处在何种阶段,无论遇到何种挫折和困难,理想信念不动摇,知行合一。体现出他勤恳、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他爱岗、爱学生把心血和精力奉献哈师大的学生、哈师大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张老先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我要以张老为榜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踏实工作,学习张老不怕吃苦,不畏惧挫折的精神,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哈师大强校建设做贡献。

 

李瑛说:通过网上学习张老感人事迹,心灵深处很感动!张老默默无闻为师大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发奋图强的情怀、拥护党和国家的信仰等方面都体现了他老人家人生价值观,为师大挣得了荣誉,展现了一个党员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要立足本岗位学习张老吃苦耐劳精神,在工作中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后勤争光、为师大做出更大贡献。

 

徐亚欣说:通过观看我校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专题片,我感到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榜样的带动力量,同时思想上也得到了升华。

 

93岁老教授将一辈子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奉献给了哈师大这片热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践行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这种担当有为的可贵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我作为一名后勤党员,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以楷模为标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政治素养,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曰常工作中,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忠诚履职,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解决师生困难为己任,当好师生的勤务员。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杰出的楷模有着源源不断的示范带头力量,在先锋模范的引领和带动之下,我立志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

 

李丹说:观看了张志君教授事迹专题片,深受感动。张志君教授在1956年教育部“支援龙江”政策号召下,毅然向党组织提出投身建设哈尔滨师范学院,老先生对党忠诚,以作为思政课教师为荣,用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70岁退休后,仍然坚持免费为学生讲座,坚定、执着地传播着马克思主义,老先生年过九旬仍然发光发热。张志君教授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诠释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与忠诚,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名教职工,我为我校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见证了十八大后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更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后我们要向张教授一样,学习老先生的奉献精神,响应国家号召,听党话、跟党走,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想坚定信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徐福水在总结时说:大家结合思想认识和工作实际分享了自己学习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准备充分、认识深刻、发自肺腑、情真意切。张志君教授将一辈子对教育事业的爱奉献给了哈师大这片热土,其先进事迹感动人心,使我们深受教育和洗礼。我们要以张志君教授为榜样,学习他用一生诠释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追求,学习他“师大光荣我光荣,我为师大争光荣”的“根”的豪情,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中,做到心无旁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展示后勤人爱党爱国爱校的真诚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为学校发展建设,为迎接我校70周年校庆做出积极贡献。

 

为开好此次会议,支部先期对党员学习观看张志君教授先进事迹专题片和准备发言材料做出安排并提出了要求。

 

上一条:我们在食堂等你 下一条:产业处保洁服务中心举行与万瑞物业交接仪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