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学名:Hemerocallis fulva)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百合科萱草属。萱草为萱草属植物统称,自然种类约20种,中国有8种。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谖草”、“宜男草”、“疗愁”、“鹿箭”、川草花、丹棘等名。

萱草类花卉原产于中国、西伯利亚、日本和东南亚。在中国已有几千年栽培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诗经魏风》中就有记载。后来的许多植物学著作中,如《救荒本草》、《花镜》、《本草纲目》等多有记述。《花镜》中还首记载了重瓣首草,并指出它的花有毒,不可食用。后来经各国杂交育种,现品种已达万种以上,成为重要的观赏及切花花卉,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种最多的一类。
萱草具有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等药用价值。萱草对氟十分敏感,当空气受到氟污染时,萱草叶子的尖端就变成红褐色,所以常被用来监测环境是否受到氟污染的指针植物。

大花萱草(学名:Hemerocallishybrida Bergmans)是萱草属的一种。根状茎粗壮,肉质根。叶基生、宽线形、对排成列,背面有龙骨突起,嫩绿色。花薹由叶丛中抽出,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有花枝,花色模式有单色、复色和混合色。花大,漏斗形、钟形、星形等,花筒长4-10厘米,花冠直径6-14厘米,花瓣6枚,分为内外2层,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长圆形,内花被裂片倒披针形或卵形,花药有红色、黄色、橙色、紫色、绿色、粉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花色模式有单色、复色和混合色。子房上位,纺锤形,果实呈嫩绿色,蒴果背裂,内有黑亮种子数粒,自然状态下一些品种可以结实,但大部分品种自然状态下不结实。花期5-10月。
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日本、朝鲜和俄罗斯。中国北京、上海、湖南、黑龙江、江苏等省市均对大花萱草进行引种栽培。大花萱草品种繁多,花期长,花型多样,花色丰富,可谓色形兼备,在园林花坛、花境、路边、草坪、树林、草坡中丛植、行植或片植,营造自然景观,也可作切花、盆花来美化家居。因其花色鲜艳,栽培容易,且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极为美观,已成为园林绿化、美化的重要观赏花卉之一。

大花萱草性强健,喜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积水、耐半阴,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能力强,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但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为好。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萱草盛开的季节,多数公园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酷似百合的橙色花朵绚烂盛放,给城市增添了美丽的景观。
大花萱草不等于黄花菜。黄花菜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花可食用,但除黄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半不可食用。我们日常种植玩赏的萱草花不是黄花菜,而是大花萱草、卷丹之类;黄花菜一般出现在菜地里,而非花坛中。切勿从花坛中采“萱草”来吃,以免中毒。

在我国,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萱草(又叫忘忧草)是象征母亲的草;萱草花,象征着母爱之花,因此又有中国母亲花之称。它虽然没有玫瑰的艳丽,没有牡丹的雍容,但展现给人们是一种外柔内刚、端庄雅达的风采。
古人都将母亲住的地方称为萱堂,母亲的生辰称为萱辰。古人在远游前,都会在母亲堂前种植萱草,让美丽的萱草花给母亲以心灵上的慰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以期消解母亲思念之情,忘却烦恼。
古有诗文:“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唤作忘忧草,相看万事休。若教花有语,郤解使人愁。”“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借以赞美萱草,排解忧愁,表达和寄托游子对母亲的情思。

有人说,萱草巨大的移情作用形成了较为深厚的心理积淀,以它排忧解难的温暖情怀,可以称得上是植物界的杜康酒了。
也有人说,萱草的花心饱蘸的是母亲的心血。萱草就像母亲一样,明明思念成河,却死死的压在自己心底,将自己的思念藏在北堂的屋荫下,留给孩子的是暖暖的柔情,虽苦也坚强生存。
萱草花语含义是:永远爱你,母亲;遗忘的爱;放下他(她)放下忧愁;隐藏起来的心情;爱的忘却。
大花萱草赏花地点:哈师大江北校区天鹅湖北侧绿地内。